食品企業,ISO22000你注意到了嗎? 山東濟南
3月16日下午,漳州市近50家食品企業的人員齊聚一起,接受一場培訓。培訓的內容對很多人來說還顯得相當陌生——最新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22000認證。
“ISO22000是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去年9月推出的首個國際統一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將在世界范圍內廣泛運用,但在國內還屬于新鮮事物。”組織這場培訓的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市場經理陶旭光介紹說。這家公司是由全球最大的獨立驗證、檢測和認證服務機構瑞士通用公證行(SGS)與中國標準技術開發公司(CSTS)合資組建的。
ISO22000因“安全”而出籠
近年來,世界范圍內屢屢發生的大規模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人們的陣陣恐慌,如瘋牛病、二 口惡 英、“蘇丹紅”事件等。因而迫切需要在國際范圍內建立統一的標準,確保食品安全。
在丹麥的倡導下,從2001年開始,ISO將相關的國家標準在國際范圍內進行整合,最終形成統一的國際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食品鏈中各組織的要求》(簡稱ISO22000),并于2005年9月正式頒布。與此前的其他標準不同,ISO22000將食品安全管理范圍延伸至整個食物鏈,即通過保證食品供應鏈的各個環節的無懈可擊,來確保食品安全。因此,它適用于食品供應鏈范圍內所有類型的組織,從飼料生產者、初級生產者、食品制造商、運輸和倉儲工作者、轉包商到零售商和食品服務環節以及相關的組織,如設備、包裝材料、清洗劑、添加劑和配料生產者。
“簡單講,就是從農田到餐桌全管。”陶旭光介紹說,如對植物,要求從選種到收獲,到加工、包裝、存儲、運送,直至消費者手中,每一環節都將嚴格控制。而在動物類產品上,從動物的出生、飼養開始,一直到消費者的手里,每個環節都要掌控。與原有的HACCP認證只專注于一個企業自身環節的生產安全相比,ISO22000則要求企業對其上、下游企業進行全程監控。
一張食品的國際通行證
與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多個標準相比,除了將監管鏈條延伸,ISO22000同時還凸顯了國際性、統一性。因為,此前基于對食品安全的考量,歐美等國紛紛出臺各自的食品安全法規和技術標準,且不盡統一,這給各國食品生產者和出口商帶來極大的困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際食品貿易。更新換代的ISO22000的推出,將解決“山頭林立”的難題。
據了解,ISO22000雖然是一個自愿采用的國際標準,但是,由于該標準就全球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提出一個統一的標準,且歐美等多個發達國家都參與這個標準的研制、推廣,因此,有關專家預計,ISO22000將會被越來越多的國家采用,從而成為國際通行的標準。此外,與極具爭議的SA8000(社會責任標準)不同,ISO22000是對人的生命和安全保護的要求,因而,它推行的排斥性可能較小。
據介紹,ISO22000頒布后,得到全球的廣泛關注,許多國家已經或正在轉化此國際標準為本國的國家標準。我國已于2005年10月將ISO22000轉化為國家標準,預計將于今年批準發布。
食品企業認知亟待深化
“形象地說,獲得ISO22000認證,就等于獲得一張食品的國際通行證。”陶旭光說,特別是對于那些以出口為主的食品企業,如果獲得這個認證,就相當于消除了厚重的貿易壁壘,可以直接進軍國際市場。反之,就有可能被拒之門外。
那么,這張“通行證”目前簽發了多少?“現在還處于起步階段,全國和福建省的情況都是這樣。”陶旭光說,由于ISO22000頒布僅半年多時間,對其認知尚需時日。我省已有企業先行一步,廈門華順民生食品有限公司近日獲得ISO22000認證,拿到福建省食品行業首張“國際通行證”,而漳州市目前尚無一家企業獲此認證。
據了解,漳州市是水果、蔬菜、水產品等優質農產品的出口大市,并成為國內蘑菇、速凍毛豆等出口農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年產蘑菇14萬多噸,蘑菇罐頭出口量占全國的80%;漳州食品罐頭的出口量,已經占到全國的五分之一。因此,如果ISO22000普遍推行開來,對漳州食品企業無疑影響甚巨。
可喜的是,眼下漳州市不少相關食品企業已引起重視。“這次漳州市罐頭食品商會邀請我們來作宣講、培訓,企業都很積極,來的人不少。”陶旭光說,在設計上,ISO22000與原有的ISO9001等標準并無根本性的改觀,只不過是“升級換代”,因而,已經獲得ISO9001認證的企業要獲得ISO22000認證并非太難。他建議,具體操作過程,企業應及時到質監、檢驗檢疫等相關部門和認證機構去咨詢,以便確定該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