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摘要(共 0 條,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評論
當前位置:濟南創遠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認證中心 → 創遠管理 → 企業管理
如何鍛煉職業從容心態
宋女士做了二十多年的人力資源工作,辦了內退,休息之余想做培訓師,增加成就感,實現助人愿望,于是四處參加培訓,到處尋找組織,給自己的夢想投資了不少,卻收獲寥寥:沒人愿意找一個職業經歷資深(意味著出場費高)、培訓經驗不足(缺乏專業訓練)、體力欠缺的大媽做培訓師。經過規劃,她的資源整合是,找到人力資源中自己最擅長的招聘模塊,形成系統,參加了一些簡單的職業規劃學習,結合業余時間的形象設計愛好,與一些求職招聘的公司合作,進行大學生的求職培訓。
資源整合的關鍵在于看到資源,以及資源的可用性。事業單位枯燥乏味卻有大把時間,公務員晉升困難卻是穩定的發展平臺,銷售辛苦卻可以參差百態的職場中蓄積準備,做數據無趣可以遷移到有趣的行業做數據……總之,在表面的一塊鐵板之下,找到實現夢想的縫隙,并把路徑越走越寬,需要對自己以及自己擁有資源的熟稔。
三、應變能力
我們和我們的環境都是處于動態發展之中的,在具備前兩項能力之后,就需要不斷地發展出更多的可能性,與未來匹配,與夢想匹配,與變化匹配。
職業生涯規劃不是規劃出一個固定的日程表,即便有,也不可能一成不變地執行。應變本身,就是規劃的要義。人在變:能力不斷提升,價值觀會有調整,興趣不斷地來了又走;環境在變:公司戰略有調整,行業發展有起伏,社會也有趨勢變化。我們以個人之力很難對大趨勢有太多的影響,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在變化中不斷調整和適應,以使規劃更加符合我們的內心和愿景。
蘇先生化工專業畢業后進入一家國內知名化工集團做質量檢測,后來發現自己的興趣在與人交往上,在企業內實現職業轉換,進入了市場營銷崗位。一年后女友到了北京,蘇先生也從外地到了北京,并且希望做培訓師,應聘了幾家公司,都因為沒有教育培訓的經驗而被拒,于是重回快消品行業,做起了銷售,幾年下來,成為業內有名的銷售。蘇先生在業余時間不斷充電,不僅自己學,而且在團隊內部進行分享。5年后,學了一個培訓師課程后,蘇先生就輕松地邁過了門檻,一邊做銷售管理,一邊兼職做銷售培訓師。慢慢地,他的課程越做越好,蘇先生就開始盤算著成立自己的培訓公司了。
可見,應變能力是與準確定位和資源整合密切相關的一種能力。需要保持覺察,不斷總結,及時調整,讓自己的職業跑在合適的軌道上。
讓職業保持從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個好的職業心態也絕不是簡單參考幾個案例就能完全照搬的,需要認真而全面的分析,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氣。定位、整合、應變是修煉這種狀態的必備利器,如果能把職業規劃的意識內嵌入平時的思考,從容、優雅,就會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自然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