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標準:2008版與2000版的不同之處在哪里?--山東濟南iso9000認證
ISO9001/2000-2008區別有:
1, 引言部分—2000內容為--本標準能用于內部和外部(包括認證機構)評價組織滿足 顧客、法律法規和組織自身要求的能力
--2008內容為--本標準能用于內部和外部(包括認證機構)評價組織滿足顧客、適用于產品的法律法規和組織自身要求的能力
1.1 總則注部分—2000內容為-注:在本標準中,術語“產品”僅適用于預期提供給顧客或顧客所要求的產品。
--2008內容為注1:在本標準中,術語“產品”適用于預期提供給顧客或顧客所要求的產品。這也包括采購產品和實現過程的中間產品。
注2:法律法規可表述為法定要求。
4.1 增加---注2:4.2采購條款的要求也可適用于外包過程。
針對組織所外包的任何影響產品符合性的過程,組織應確保對其實施控制,用于外包的過程的控制應在質量管理體系中加以識別
4.2.1 增加---一個單一文件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程序的要求,一個文件化程序的要求可被多于一個文件覆蓋
4.2.3 F ---2000內容為f) 確保外來文件得到識別,并控制其分發;
---2008內容為f)確保策劃和運作質量管理體系所必須的外來文件得到識別,并控制其分
5.5.1 ---2000內容為--最高管理者應指定一名管理者,無論該成員在其他方面的職責如何,應具有以下方面的職責和權限
---2008內容為--最高管理者應指定一名該組織的管理者,無論該成員在其他方面的職責如何,應具有以下方面的職責和權
6.2.1 ---2000內容為--基于適當的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從事影響產品質量工作的人員應是能夠勝任的
--2008內容為--基于適當的教育、培訓、技能和經歷,從事影響產品要求符合性的人員應是能夠勝任的
6.2.2 ----2000內容為-- a) 確定從事影響產品質量工作的人員所必要的能力;
b) 提供培訓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滿足這些需求;
c) 評價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2008 內容為-- a)確定從事影響影響產品要求符合性的人員所必要的能力;
b) 適當時,提供培訓或采取其他措施,達成必須的能力
6.3 增加 -- c)支持性服務(如運輸、通訊或信息系統)。
6.4 增加---注:工作環境指達成產品要求符合性必須的條件,如:潔凈室,防靜電措施、衛生控制等。
7.1C 增加--- c)產品所要求的驗證、確認、監視、測量、檢驗和試驗活動,以及產品接收準則
7.2.1C 增加-- c)產品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
7.3.1 增加--注:設計開發的評審、驗證和確認的目的有區別,可以視產品和組織的方式分別或結合實施和記錄
7.5.1 增加--注1:交付后活動可包括:提供擔保、契約義務如維護服務、附加服務如再循環和最終處置。
注2:產品和服務提供包括防護。
7.5.2 增加--注1:對許多服務組織,所提供服務不能在服務交付前便利驗證,此過程應在策劃階段(見7.1)予以考慮;
注2:例如:焊接、消毒、培訓、熱處理、呼救中心服務或緊急響應過程可能需要確認。
7.5.3 增加- -組織應貫穿產品實現過程針對監視和測量要求識別產品的狀態。
7.5.4 增加—個人資料為顧客財產
7.6 增加--注1: 更多信息,參見ISO10012
注2:監視和測量裝置包括測量設備(無論其用于監視還是測量)及用于監視要求符合性的除測量設備外的其它裝置;
注3:計算機軟件滿足預定用途的能力的確認典型活動包括對軟件的的驗證和配置管理,以保持其適用性。
8.2.1 2000內容為作為對質量管理體系業績的一種測量,組織應監視顧客關于組織是否滿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關信息,并確定獲取和利用這種信息的方法。
2008內容為作為對質量管理體系業績的一種表現,組織應監視顧客有關組織是否滿足其要求的感受的有關信息,并確定獲取和利用這種信息的方
8.2.2 增加--應建立文化化程序以規定策劃和實施審核、建立記錄(見4.2.4)以及報告結果的職責和要求
應保持審核及其結果的記錄
8.2.3 增加--注:在確定適當方法時,組織應根據其過程對產品要求符合性和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影響,考慮對其每一個過程進行監視和測量的適當類型和程
8.2.4 增加--不得向顧客放行產品和交付服務。
注:符合接收準則的證據可以是一份記錄,或其它在策劃安排中規定的方式(如樣品)。
8.5.2/3 增加F項目評審所采取的糾正措施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