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摘要(共 0 條,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評論
當前位置:濟南創遠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認證中心 → 體系認證 → ISO9001認證
企業內審 內部審核的目的、作用是什么?濟南ISO9000認證 ISO9001體系
最佳答案:
內部審計是由部門、單位內設的審計機構從內部對其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的審計監督。內部審計具有不同于外部審計的特征,并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一、內部審計的特征
一、內部審計的特征
與外部審計相比,內部審計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服務的內向性
內部審計的目的在于促進本部門、本單位經營管理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因而內部審計既是本單位的審計監督者,也是根據單位管理要求提供專門咨詢服務者。服務的內向性是內部審計的基本特征。內部審計一般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領導下進行工作,只向本單位領導負責。
(二)工作的相對獨立性
內部審計同外部審計一樣,都必須具有獨立性,在審計過程中必須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財務會計制度,獨立地檢查、評價本部門、本單位及所屬各部門、各單位的財務收支及與此相關的經營管理活動,維護國家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內部審計機構是部門、單位內設的機構,內部審計人員是本單位的職工,這就使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受到很大的制約。特別是遇到國家利益與部門、單位利益沖突的情況下,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決策可能會受到本單位利益的限制。
(三)審計程序的相對簡化性
內部審計的程序主要包括規劃、實施、終結和后續審計四個階段。由于內部審計機構對本部門、本單位的情況比較熟悉,在具體實施審計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工作都大為簡化。一是規劃階段中的許多工作,往往可以結合日常工作進行,從而使規劃工作量得以減少,時間也大為縮短。審計項目計劃通常由內部審計機構根據上級部門和本部門、單位的具體情況擬定,并報本部門、單位領導批準后實施。二是內部審計的實施過程,針對性比較強,許多資料和調查都依賴內部審計人員的平時積累。三是內部審計機構提出審計報告后,通常由所在部門和單位出具審計意見書或作出審計決定。四是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意見書和審計決定如有異議,可以向內部審計機構所在部門、單位負責人提出。
(四)審查范圍的廣泛性
內部審計主要是為單位經營管理服務的,這就決定了內部審計的范圍必然要涉及到單位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內部審計既可進行內部財務審計和內部經濟效益審計,又可進行事后審計和事前審計;既可進行防護性審計,又可進行建設性審計。一般應做到,本部門、本單位的領導要求審查什么,內部審計人員就應審查什么。
(五)對內部控制進行審計
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控制又是內部審計的主要內容。通過對本部門、本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及經營管理情況的檢查,總結經驗,找出差距,為本部門、本單位改進經營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服務,是內部審計的基本職能,體現了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進行審計”的特征。
(六)審計實施的及時性
內部審計機構是本部門、本單位的一個部門,內部審計人員是本部門、本單位的職工,因而可根據需要隨時對本部門、本單位的問題進行審查。一是可以根據需要,簡化審計程序,在本部門、本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及時開展審計;二是可以通過日常了解,及時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或問題的苗頭,并且可以迅速與有關職能部門溝通或向本部門、本單位最高管理者反映,以便采取措施,糾正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問題。
二、內部審計的作用
內部審計的作用是隨著內部審計的內容、范圍、職能的發展而逐漸擴大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內部審計具有雙重任務:一方面要對部門、單位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促使其合法合規;另一方面要對部門、單位的領導負責,促進經營管理狀況的改善、經濟效益的提高。具體地說,內部審計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監督各項制度、計劃的貫徹情況,為本部門、本單位領導經營決策提供依據
現代內部審計已經從一般的查錯防弊,發展到對內部控制和經營管理情況的審計,涉及到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內部審計不僅可以確定本部門、本單位的活動是否符合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有關法令,又可以確定部門內部的各項制度、計劃是否得到落實,是否已達到預期的目標和要求。通過內部審計所搜集到的信息,如生產規模、產品品種、質量、銷售市場等,或發現的某些具有傾向性、苗頭性、普遍性的問題,都是領導作出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
(二)揭示經營管理薄弱環節,促進部門、單位健全自我約束機制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各部門、單位的活動不僅要受到國家財經政策、財政制度和法令的制約,而且要遵守本部門、本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規定。內部審計機構可以相對獨立地對本部門、單位內部控制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客觀地反映實際情況,并通過這種自我約束性的檢查,促進本部門、本單位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三)促進本部門、本單位改進工作或生產,提高經濟效益
內部審計通過對經濟活動全過程的審查,對有關經濟指標的對比分析,揭示差異,分析差異形成的因素,評價經營業績,總結經濟活動的規律,從中揭示未被充分利用的人財物的內部潛力,并提出改進措施,可以極大地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四)監督受托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以維護本部門、本單位的合法經濟權益
同外部審計一樣,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是內部審計產生的前提,確定各個受托責任者經濟責任履行情況也是內部審計的主要任務。內部審計通過查明各責任者是否完成了應負經濟責任的各項指標(諸如利潤、產值、品種、質量等),這些指標是否真實可靠,有無不利于國家經濟建設和企業發展的長遠利益的短期行為等,既可以對責任者的工作進行正確評價,也能夠揭示責任人與整個部門、單位的正當權益,有利于維護有關各方的合法經濟權益。
(五)監控財產的安全,促進部門、單位財產物資的保值增值
財產物資是部門、單位進行各種活動的基礎。內部審計通過對財產物資的經常性監督、檢查,可以有效及時地發現問題,指出財產物資管理中的漏洞,并提出意見和建議,以促進或提醒有關部門加強財產物資管理,努力保證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并實現其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