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管理評審如何編寫?山東濟南
一、 目標完成情況,環境管理方案。
二、 上次管理評審改進事項的執行情況
三、內外審核結果及整改報告。
四、糾正和持續改善
按ISO14000的標準,經康管會批示,于04年8月24日簽約,委托有資質的企業(無錫市太湖凈水設備廠)試制了污水處理裝置。該裝置的處理水質標準為本園區的生活污水排放標準,10月初投入使用后,經檢測符合設計要求。但此后在報請南匯區環保局審批時,被告知:康管會的批示無效,要求本公司將處理污水按DB31/199-1997的標準進行處理后直排。為此再次委托無錫市太湖凈水設備廠設計追加了生化處理設備,04年10月25日簽約,11月22日完工啟用,首次采樣已于11月23日送南匯區環境監測站檢測,預計11月25日出報告。
五、環境因素的識別評價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評估結果
`① 針對我公司的實情況,對全廠范圍內所有因素進行了識別和評價,共評價出環境`因素131項,重要環境因素8項為:含光亮劑廢水的排放;HSG300皂化液的排 `放器設備油的廢棄;電能的使用;油品的使用;不的使用;鐵屑、銅屑的廢棄; `火災的意外發生。
② 對已收集到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共62部,進行了初步評審,共評審出205項法`律法規適用于本公司。
六、各部門體系運行情況的報告
a、廢棄物的處理
明確對本公司的重要環境因素的排放、廢棄處理
① 集中回收,分類保管
② 由于有資質企業管理回收處理合同
③ 對廢棄內容作隨時記錄
` b、安全設施的完備
` 由于對砂輪機放置在過道上,不夠安全,容易對人員造成傷害。
10月份專設了砂輪機房,有效的防止了事故的發生。
`c、環保教育
新職工進公司時的集中教育,內容包括公司概要,人事制度、環境教育、品質教育。根據環境體系的具體要求,不定時的對全員進行有關專題的環保教育。
d、消防設施、緊急事態處理
規定對公司的所有消防設施作每月一次的定期維護點檢,并作好相應記錄,執行情況良好。
建立應急準備網絡,明確各組人員的分工,不定時進行消防演習,以應變
`突發事件。
e、`外協廠商的評價、管理
建立采購件供應商評價制度,每年評定一次。對不符合要求的供應商采 `限限期整改,取消資格等措施。
七、總經理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