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企業AAA企業信用等級評價-評級程序
評級作業各工作階段具體程序如下:
1、接受委托
(1)客戶提出書面申請,公司應對委托方進行初步調查,判斷公司是否能夠獨立、客觀、公正地對評級對象進行評級,且具備相應的評級能力;公司合規管理部進行利益沖突審查;
(2)通過合規審查后,公司合理確定評級收費,以保證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等資源,保證評級質量;并與評級對象簽訂《資信評估合同》。該委托協議書中應明確評級收費標準,且不得做出收費標準、費用支付與評級對象的最終信用等級級別、受評債務工具能否成功發行等相聯系的約定;
(3)評級對象按《資信評估合同》約定支付評級費用。
2、評級準備
(1)公司根據評級對象特點,根據評級人員行業分工和專業背景組建評級項目組,項目組人員應簽訂《承諾書》,就不存在需要回避的情形、保密義務、遵守評級既定規則等事項作出承諾,經合規管理部門確認后備案;
(2)評級項目組向評級對象發出《評級工作資料清單》;
(3)評級對象按《評級工作資料清單》要求,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的相關資料;
(4)評級項目組審查評級對象提供的相關資料,項目組對評級對象提交的材料及公司已有的相關信息做初步審核,確定材料中遺漏、缺失、錯誤的信息并通知評級對象進行補充,以保證評級材料的完整性、真實性;
3、實地調查
(1)主要包括現場訪談及現場查看和調查;訪談對象主要包括主管領導、企業相關部門(包括財務、生產、計劃、投資、供應、銷售等主要部門),現場查看主要對評級對象的生產場地、項目施工現場進行考察,并與現場有關人員進行交流;
(2)依據實地調查情況,必要時評級項目組可進行外部訪談;
(3)依據實地調查情況,評級項目組向企業提出進一步需提供的補充資料清單;
(4)項目組在實地考察和訪談之后,應根據實際情況隨時修改或補充相關資料,并建立完備的實地調查工作底稿。
4、初評階段
(1)實地調查完成后,評級項目組應視評級對象的實際情況安排初評工作進度。對企業提供的資料進行整理、核查、驗證,并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
(2)評級項目組根據前期研究、現場調查及企業提供的資料,進行討論、分析、研究,編寫工作底稿;對所依據的文件資料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進行核查和驗證;
(3)評級項目組根據與評級對象相適應的評級指標體系和評級方法,對評級材料綜合分析。項目組對評級對 象的經營環境、經營能力及狀況、財務、評級對象風險因素及抗風險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對特殊行業的評級對象應當分析影響評級對象的特殊因素;對債務工具類 的評級,應當分析發行人募集資金投向、到期償付能力等與債務工具資金流向及收益相關的因素。如果評級對象有擔保、抵押或其他信用增級措施的,還應就信用增 級措施的效果進行分析和評價。
在綜合考慮分析各種因素后,對信用級別進行總體定性判斷,形成《信用評級報告》初稿并給出初評信用級別;
(4)《信用評級報告》初稿和評級工作底稿須經項目組負責人初審、部門負責人再審和評級總監三審的三級審核,各級審核人員必須在評級報告初稿及評級工作底稿上簽署審核意見、時間并署名;
(5)評級項目組應按照審核意見,及時修正《信用評級報告》并重新審核;
(6)《信用評級報告》必須經過內部審核程序后才能提交評級委員會。
5、等級評定
(1)評級項目組將經過三審的《信用評級報告》及工作底稿提交信用評級委員會;
(2)信用評級委員會評審委員聽取項目組情況介紹,對評級報告及相關數據分析結果進行討論、質疑、審核,提出修改意見并根據信用等級評定標準,投票決定信用級別;
(3)項目負責人根據信用評級委員會提出的意見及最終確定的信用級別,修改《信用評級報告》。
6、結果反饋與復評
(1)公司向委托方發送《信用評級報告》告知其信用級別,如委托方和評級對象不為同一單位的,則還應將《信用評級報告》送交評級對象;
(2)委托方或評級對象在收到《信用評級報告》五日內對評級結果無異議,則評級結果為最終信用級別。如評級對象有充分理由認為評級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可在收到《信用評級報告》五日內提出書面復評申請,并提供相應的補充材料;
(3)由項目組向信用評級委員會申請復評,受理復評后,公司按程序進行復評,復評結果為最終信用級別,復評僅一次;
(4)公司向委托方或評級對象發出最終評級報告。
7、評級結果發布
(1)公司在公布評級結果前,應告知受評級機構或受評級債務工具發行人評級所依據的關鍵信息和主要考 慮,并評估受評級機構或受評級債務工具發行人做出的回應。若在特殊情況下公司未能在公布評級結果前告知受評級機構或受評級債務工具發行人,應在其后盡早告 知,并解釋延遲告知的理由;
(2)信用評級結果的發布應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信用評級監管部門的規定以及公司的《評級結果公布制度》和《信息保密制度》;
(3)除信用評級合同另有約定外,由公司綜合管理部負責將評級結果在公司外網、主管部門指定的公共媒體上對外發布。
8、文件存檔
(1)評級項目組對信用評級資料進行保密處理及歸檔。評級歸檔檔案包括受托開展評級業務的委托書、出具評級報告所依據的原始資料、盡職調查報告、初評報告、評級報告定稿、評級委員會表決意見及會議記錄、跟蹤評級安排等。評級業務檔案應當保存到評級合同期滿后5年,或者評級對象存續期滿后5年。業務檔案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0年;
(2)評級對象的全套資料按照保密級別歸檔,對評級委托方或評級對象特別要求保密的文件,應作為機密文件單獨存檔。
9、跟蹤評級
(1)公司及時對評級對象進行定期和不定期跟蹤評級,并出具《跟蹤評級報告》;
(2)每年按照跟蹤評級安排進行定期跟蹤評級;
(3)公司將密切關注評級對象的經營管理狀況及突發事項,進行不定期跟蹤評級。如發現評級對象出現重大變化,或發現其存在或出現可能對信用級別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時,將落實有關情況并及時評估其對信用級別產生的影響,據以確認或調整原信用級別;
(4)對同一類評級對象跟蹤評級,應當采用一致的評級標準和工作程序;
(5)公司將按信用評級監管部門的規定及時公布跟蹤評級結果,跟蹤評級結果與以前公告結果不一致的,及時通知委托方或評級對象。變更后的信用等級應在評級業務監管方指定媒體向社會發布并在主管部門備案;
(6)如評級對象不能及時提供評級所需要的有關資料及情況,或提供資料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必要時公司將終止跟蹤評級,并公布最近一次評級結果及其有效期,說明該項評級此后不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