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摘要(共 0 條,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評論
當前位置:濟南創遠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認證中心 → 產品認證 → CMA計量認證
危險廢物檢測實驗室建設的一般過程
四、 場地安排(功能區布局)
布局核心原則:
-
總平面布局: -
入口控制: 獨立出入,設門禁系統。 -
分區明確: -
潔凈區(低污染/控制區): 辦公室、會議室、資料室、休息室、庫房(不含危化品)。 -
輔助區(緩沖/連接區): 更衣室(可設置更衣緩沖區)、門廳、走廊。 -
控制區(普通實驗室): 樣品接收室、試劑準備室(存放普通試劑)、常規理化分析室(如pH、電導率)、純水制備間、耗材庫、天平室、洗消中 心。 -
高風險區(高污染/潛在污染區): - 無機前處理室(消解/微波消解/干灰化)。
- 有機前處理室(萃取/濃縮/凈化)。
- 高溫/加熱室(馬弗爐、烘箱)。
- 通風柜室(集中放置多個通風柜進行各類濕法處理)。
- 揮發性有機物(VOCs)檢測專用室(獨立排風)。
- 儀器分析室(按儀器類別分區:如光譜區、色譜區、質譜區)。
-
特殊功能間: -
氣瓶間: 獨立設置,靠外墻,防火防爆,有直通室外的排風(防爆風機),安裝泄漏報警。 -
試劑/危化品庫: 獨立防爆間,通風良好(常閉,排風開啟使用),防火、防靜電、防泄漏,不同種類危化品分類存放(酸/堿/氧化劑/有機溶劑隔離),實體墻隔離。使用專用防爆安全柜儲存少量常用高危險性化學品。 -
危險廢物暫存間: 獨立區域,防雨、防滲、防風,耐腐蝕地面,有收集托盤/溝槽,強制通風,標識明確,雙人雙鎖管理。不同類別危廢分區存放。應靠近產生源區域,遠離明火、熱源、生活區。嚴格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7)要求。 -
應急設施: 急救箱、緊急沖淋洗眼器(工作區域30秒可達)、消防設施(滅火器、滅火毯、報警器)位置醒目、方便取用。
-
-
-
流線設計: -
人員流線: 人員應從潔凈區→緩沖區→控制區→高風險區的順序進入,反向離開時需考慮進入緩沖更衣區。避免樣品流線與人員流線交叉。 -
樣品流線: 接收→登記→前處理區→分析區→存儲/處置。避免樣品污染或交叉污染(前處理后的樣品進入潔凈儀器室)。高毒性、高污染樣品應有特殊傳遞路徑。 -
污物流線: 廢棄樣品、實驗垃圾→廢棄物分類收集點→危廢暫存間。路線清晰,收集及時。
-
-
緩沖隔離: 不同區域間通過緩沖間(特別是進入高風險區)、自動門、壓差控制來實現物理隔離和氣流控制(保證氣流從潔凈區流向高風險區)。
-